党建引领促发展 科技引导助创新
——化工与安全学院科技支持行动项目纪实
化工与安全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有两个2/3引人瞩目,一是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占教工总数的2/3,一是党员教师人数占教工总数的2/3。如何充分调动博士党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学院的发展?新一届党总支班子上任伊始,就把这个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
学院党总支经过充分调研、讨论、酝酿,2020年初启动了化工与安全学院科技支持行动项目(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Action,STSA)。科技支持行动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调动博士党员等高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服务学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化工与安全学院成立了科技支持行动项目领导小组,党总支书记、院长任组长,以博士党员为核心,以党支部(教研室)为单位组成八支分队,各党支部书记分别担任分队队长。科技支持行动项目启动一年以来,在博士党员的带动下,广大教工找准定位,发挥各自特长,认领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服务学生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
服务地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学院积极融入滨州市新型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东营市高端石化产业集群,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探索新型合作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对接交流,针对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瓶颈问题组建专门团队进行科技攻关。第三党支部赵卫民博士研发的新型电解液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前期投入350万元合作开发该项目。第二党支部高志杰博士在锂离子电池研发方面有了新突破,相关企业积极跟进,出资50万进行合作研发。第五党支部付明明博士针对混凝土裂隙修复、第一党支部张红红博士针对防腐蚀涂层失效等技术难题开展研究,均为企业解决了相关难题。第六党支部耿孝恒博士研发的驱油剂、第三党支部徐斌博士研发的采出液处理工艺等均已在相关石化企业进行了应用,赢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博士党员通过给企业解难助困,凝练出新的研究方向,反哺自己的科研。学院2020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项目7项。
服务行业,推动技术水平提升。为了提升我市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员工技能素质培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学院积极对接滨州市、县(区)化转办和周边各类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最终促成滨州市化工产业实训基地落户我院。该基地将以打造“服务一线化工企业、培育高端技能人才”的样板基地为使命,推动化工行业水平提升。上半年疫情有所缓解时,多数企业面临复工复产,但面对复工复产带来的安全问题,缺乏专业的指导,第五党支部李超、马有营、许兰娟等博士党员教师带头,分组深入滨州、德州、淄博、泰安等地的企业指导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企业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服务学生,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根据科技支持行动项目的安排,学院组织 “尚学讲坛”,让博士党员走下讲台走上讲坛,以“博士党员的成长之路”为主题,结合个人成长经历面对学生现身说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激发学习、科研兴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选聘博士党员教师担任学业导师,为学生开展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提供智力支持。2020年,化工与安全学院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3项,创业训练项目1项。学生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近20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科技竞赛等省级以上赛事,获得国家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4项。第四党支部博士党员指导的学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2020年以来,化工与安全学院科技支持行动项目八支分队共启动项目51个,参与教工700余人次,足迹遍布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在科技支持行动项目的推动下,化工与安全学院年度科研到账经费达到588.79万元,创历史新高。2020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为87.66%,初次就业率达到97.63%,考研录取率49.6%,专升本录取率65.4%。
科技支持行动项目的实施,为化工与安全学院调动博士党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化工与安全学院党总支将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下好科技支持行动项目这盘棋,聚焦地方、行业、学生发展的需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加快省级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力度,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形成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