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9月8日,由山东航空学院我院和山东省膜学会承办的“黄河流域清洁能源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第二届学术峰会暨2024膜科学与技术论文大赛”在我校召开。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伟出席活动,我院杨仲年院长主持开幕式,来自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临沂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德州学院、枣庄学院、山东膜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滨州裕能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泰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淄博格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淄博瑞尔膜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及我校师生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副校长杜伟在开幕式上致辞,简要介绍了学校和化学化工学院的基本情况。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一交流平台,相互借鉴学习,提高自身研究效率和质量,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协同中心负责人、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杨乃涛在发言中希望协同创新中心在各位专家、兄弟高校、优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尽快产出系列成果,形成学科品牌。
来自清华大学的王保国教授、山东大学刘久荣教授、山东理工大学孟秀霞教授、齐鲁师范学院的刘光增教授、内蒙古科技大学赵文玉副教授、淄博格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慕史臣高级工程作了6场大会报告。参会专家学者围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
王保国教授报告关注电化学工程技术如何助力清洁能源发展,特别是应对新能源发电增长与消纳挑战。电化学技术如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解水制氢等成为关键,前者因规模大、寿命长、成本低而受重视,后者通过优化技术实现高效低成本制氢。氢能作为清洁载体,其工业替代与交通应用案例展示广阔前景。报告全面阐述了电化学工程技术在清洁能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技术进展与未来应用潜力。
刘久荣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轻质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多孔、纤维状及MOFs衍生材料。多孔材料如MnO/Co@C、纤维状材料如ZnO/Co复合空心纤维,展示了高效电磁波吸收性能。MOFs衍生材料如Cu9S5/C八面体,通过协同作用增强了介电损耗和电导损耗。这些轻质材料在民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解决电磁波污染提供了新思路。
刘光增教授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新能源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及钠离子电池中的最新进展。他强调,多金属氧酸盐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展现出良好性能,锂硫电池面临穿梭效应等挑战但通过纳米结构设计有所突破。钠离子电池作为替代方案,其性能提升研究包括S掺杂TiO2及MoSe2/TiO2异质结构等,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慕史臣高级工程师报告介绍了淄博格瑞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在绿色低碳膜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公司研发了多元渗透膜技术,显著降低了系统运行压力与能耗,提高了水回收率与产水品质。技术已应用于除盐水制备、高盐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节能降耗与资源化利用,展示了在工业废水资源化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孟秀霞教授的报告聚焦于二维层状膜结构调控及其在反向电渗析(RED)技术中的应用。RED技术因其高功率密度转换潜力而备受关注。报告指出,RED系统中离子通过膜通道的选择性扩散受表面电荷控制,但受限于纳米孔密度和孔径分布,导致选择性和传输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发电输出功率。为提升性能,开发具有连通规则通道且表现优异的新型膜成为关键挑战。报告强调了通过膜结构调控优化RED系统性能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赵文玉副教授演讲稿聚焦稀土新材料开发与应用,介绍了双掺杂NCSO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并通过XRD图谱与光谱分析揭示其结构与发光特性。研究显示,掺杂离子影响发射光谱,增强特定波长发光。稀土新材料在光电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研究成果有望推动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格瑞杯”2024膜科学与技术论文大赛同时举行。来自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临沂大学及我校等25名研究生作了学术报告,21名研究生以墙报形式展示了科研成果。
山东省膜学会秘书长田怀德主持闭幕式及大赛颁奖典礼,对参会研究生给予充分肯定,表示他们展示了当代研究生的风采与创新能力,并对参会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提出希望。大赛论坛共评选优秀墙报奖7项,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我院院长杨仲年及出席闭幕式的其他嘉宾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