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首次活动在同学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后,4月16日下午,山东航空学院我院学海领航团队再次走进滨城区第八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趣味化学科普活动。这是团队与滨城区第八中学小学部的第二次携手,旨在通过简单有趣的化学实验,让同学们在欢乐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同学们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志愿者们化身化学魔法师,变魔术般拿出了一次性手套、白醋、气球、小苏打、马克笔等实验材料,一场充满奇幻色彩的化学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第一个登场的实验是生气的河豚。志愿者们小心翼翼地将一次性手套剪下一个手指,倒入白醋后绑紧,把这个醋包轻轻放入气球内。接着,他们用漏斗向气球中倒入小苏打,再将气球绑紧,并用马克笔在气球上轻轻画上小河豚的模样。当同学们用力拍打小河豚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河豚迅速膨胀,仿佛真的生气了一般。
志愿者耐心地讲解道:当我们拍打气球时,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白醋是酸性物质,小苏打是碱性物质,它们相遇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充满了气球,让气球膨胀起来,就像河豚在遇到危险时通过吸入空气或水来保护自己一样。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惊叹化学的奇妙,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尝试这个有趣的实验。
接下来是泡泡星球实验。志愿者将色素滴入牛奶中,只见色素如同灵动的小精灵,在牛奶中缓缓扩散。随后,他们倒入食用油,不一会儿,浮起来的泡泡就像是一颗颗彩色的星球,在灯光的照耀下绚丽夺目,仿佛把浩瀚的宇宙搬进了教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志愿者说,这是因为色素的密度比牛奶大,所以当我们把色素滴入牛奶时,它会沉下去。而油的密度比牛奶小,并且具有包裹性,当我们把油倒入牛奶中时,它会带着色素一起浮上来并扩散,从而形成了这梦幻的 ' 泡泡星球 '。这就是密度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学们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不禁发出阵阵赞叹,眼中满是对科学原理的好奇与探索。
最后一个实验是熔岩灯。志愿者取来一个大杯子,在杯中加入几勺小苏打,再倒入植物油;另取一个小杯子,倒入白醋,并在醋里加几滴色素,摇晃均匀。当把小杯子中的液体倒入大杯子中,并在大杯底部放上灯时,奇妙的景象出现了:杯中仿佛有熔岩在流动,光影变幻,十分迷人。
这是因为小苏打和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小气泡。 志愿者解释道,有色小液滴被气泡带上水面,当气泡消失时,小液滴又回到瓶底,再次被气泡附着,于是重新上升,如此循环往复,便产生了熔岩流动的效果。 同学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杯中不断变幻的景象,被这神奇的化学现象深深吸引,心中对化学的兴趣又增添了几分。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碳会让气球膨胀? 表面张力是什么?复分解反应还有其他例子吗? 志愿者们都耐心地一一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同学们理解复杂的化学原理。同学们在动手操作和观察现象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次奇妙的化学世界趣味化学科普活动,学海领航团队再次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相信在未来,这些种子会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山东航空学院我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它的奇妙之处。期待学海领航团队下次带来更多精彩的科学实验,让我们一起在科学的海洋中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