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滨城区第八中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惊叹,化工与材料学院“学海领航”团队第三次走进这里,用三个趣味化学实验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科学探索之旅。
“只要把这种白色粉末加入清水,搅拌后就能变出雪!”志愿者周佳涛一边演示,一边将聚丙烯酸钠粉末倒入贴有雪景贴纸的塑料杯。清水瞬间膨胀成蓬松的“雪花”,同学们纷纷伸手触摸,惊叹于高分子材料的神奇吸水能力。志愿者还结合农业保水剂、婴儿纸尿裤等生活实例,讲解了材料的实际应用,让抽象的化学原理变得触手可及。
靛蓝胭脂红、葡萄糖、氢氧化钠三种溶液混合后会发生什么?锥形瓶中的液体静置时呈绿色,轻轻摇晃后逐渐变成红色,静置片刻又恢复绿色,宛如交通信号灯般变换。志愿者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光影下的色彩变化更加明显,同学们跟着节奏齐声数秒,在互动中理解了氧气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当滴管中的醋酸钠晶体粉末接触过饱和溶液,透明液体瞬间“结冰”,并释放出热量。“温度上升了5度!”同学们手持温度计记录数据,亲眼见证了相变过程中的放热现象。志愿者借此解释了暖手宝、热冰等生活中的结晶应用,让科学与生活的距离再一次拉近。
活动中,15名志愿者化身“化学导师”,带领同学们分组操作、记录现象、交流猜想,在“观察—提问—验证”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
活动最后,团队为表现优异的同学颁发“化学小达人”证书,并赠送实验手册。“三次活动,我们见证了孩子们从‘看热闹’到‘问为什么’的转变,这正是科普的意义所在。”活动负责人周佳涛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趣味化学+生活应用”科普模式,让更多孩子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从实验室到小学课堂,“学海领航”团队搭建起“高校—小学”科学教育桥梁。每一次实验器材的搬运、每一句耐心的讲解、每一个惊喜的瞬间,都是志愿者们践行“服务社会、传播科学”初心的见证。期待下一次相遇,让更多孩子在化学的奇妙世界里放飞科学梦想!